产品别名 |
不锈钢钝化剂,不锈钢钝化液,304不锈钢钝化液,316不锈钢钝化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产地 |
广东 |
用途级别 |
工业级 |
执行质量标准 |
国标 |
包装 |
桶装 |
类别 |
金属钝化剂 |
凯盟钝化系列不锈铁钝化液 (ID4000-2)
产品简介
凯盟不锈铁钝化液ID4000-2属于原ID4000的升级配方系列产品。本品基于羟亚基有机酸为基本,复合有机类胺盐和缓蚀剂复合而成,与老版产品相比,本品剔除了易引起工件表面产生红色附着物的成份,溶液清彻、透亮。钝化成膜速度更快、更致密,可有效钝化过程中不会破坏工件原色泽和改变工件尺寸,有效提高不锈钢工件抗盐雾能力。
本品可循环使用。在钝化过程中,由于在中温环境下钝化液中的水份会不断消耗以及工件携带的影响,钝化液的密度值会随着这些因素的产生而有所变化,标准溶液密度约为1.04,若小于1.01说明溶液中度密值偏低,一般情况下只需加温溶液适当蒸发多余水份即可。特殊情况当密度值远远小于于1.01时,应根向我司技术人员咨询解决的办法。ID3000-A的消耗量主要取决于不锈钢挟带损耗及处理工件的累积表面积,一般使用寿命为60~90 m2/Kg表面积。及时补加新液是有效的维护方法。
质量指标检测方法
总酸度的测量
用吸管吸取5ml工作液于250ml锥形瓶中,加50ml蒸馏水稀释摇匀,加1%酚酞指示剂2-3滴,用0.1mol 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,所消耗N毫升数即为酸度。
特性与优点
1、 电解抛光可达镜面级光泽,抛光后产品表面可达 Ra0.2~0.5μ,并且使表面生产钝化层有效提升抗腐蚀能力。抛光,质量好,数分钟内可抛光至镜面状态
2、电解抛光消耗电流小,电压低,电能消耗较传统工艺低 1 倍以上
3、抛光液使用时间长,易于维护管理,掌握好抛光液的比重即可很好的控制生产
4、电解抛光可以抛光机械抛光无法达到的金属表面,例如凹坑、复杂零件、细丝、薄膜、网状物体等。
5、 电解抛光能非常的效地去除微观毛刺,得到很好的平整度,且相对机械抛光能保持长久的光洁度与表面平整度。
使用方法
初次使用本品者请详读物质安全数据 MSDS 说明,无经验者请在人士指导下使用。
加热电解液至 60~70℃,把铅板挂在阴极,需电解抛光的工件用适宜的挂具固定在阳极且保持工件与阴极相对,然后调整电压在 2~15V 左右,抛光 3~5 分钟取出工件,完成电解抛光工艺。电解抛光液初次使用宜选用较大的电压和电流。以使溶液老化。至电解液出现微绿色,表明已有一定量的镍、铬离子溶入电解液中,此时抛光效果为佳。
工艺流程
化学除油(脱脂)---漂水---酸洗---漂水---电解抛光---漂水---中和(1~5%氢氧化钠/碳酸钠溶液)---漂水---晾干或烘干(注:可根据实际情况,调整部分工艺流程。如增加钝化工序)
在抛光槽运行过程中,附抛光液不断消耗外水份因蒸发和电解而损失。此外高粘度的抛光液不断被工件携带损失,抛光液面不断下降,需经常往抛光槽补加新鲜抛光液到开槽状态。该抛光液在未抛光前原始比重为 1.70,在抛光槽运行过程中,抛光液的比重应控制在 1.67~1.75 的范围内。抛光液比重和粘度过高,说明抛光液含水量不足(此时应补加适量纯水和磷酸来调整);
凯盟钝化系列——不锈钢钝化液 (ID3000)特性与优点
Ø 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,常温使用,易于管理
Ø 采用混合型腐蚀抑制剂,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保持物质的价态,钝化溶液更稳定、成膜更快速
Ø 经本品处理,一般国标材质中性盐雾 SUS200>100H,SUS300>1800H(不含 SUS303)
健康与安全
根据资料显示,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。如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,严重者及时送医治疗。
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物质安全数据表(MSDS)提供的指引.除的用途外,本品不应用于其它用途.如需处理用过的产品,请注意保护环境.